吉林市规模工业“量”“质”齐升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
今年以来,吉林市锚定“一个中心,四个基地”建设目标,以创新驱动为引擎,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,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。上半年,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.8%,高于全国、全省平均增速5.4、4个百分点,为实现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“双位数增长”目标奠定坚实基础。
作为拉动规模工业增长的主引擎,上半年,吉林石化、化纤等骨干企业表现亮眼。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稳步推进,带动吉林石化日原油加工能力进一步提升,上半年原油加工量同比增产近17万吨。吉林化纤年产3.5万吨生物质新型人造丝项目一期投产,碳纤维复材等优势产品持续放量,上半年化学纤维产量同比增长11.4%,碳纤维复材产量同比增长370.4%。吉林建龙全速释放高附加值硅钢产品产能,上半年硅钢产量同比增长107.4%。北沙制药、凌远科技、华微电子等企业抢抓市场机遇,满负荷运行,上半年产值分别同比增长84.8%、39.3%、17.9%。
随着盘活“双停”企业提质增效攻坚行动深入开展,中泽钼业、鼎元景森等已盘活重点企业上半年新增产值9亿元,上拉全市规模工业产值增速近1个百分点。全市新盘活华兴汽车零部件、万吉援环保等“双停”企业16户,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。
在服务方面,吉林市各部门还深化“九解一协调”帮扶企业行动,加速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稳产的突出问题,助力企业增产扩产。市工信局通过强化产需衔接、银企对接、要素协调等服务。围绕农机、冶金、电商等领域组织专场产需对接活动,助力企业开拓市场,服务企业超50户。依托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,组织知识产权、政策解读等8期企业家沙龙活动,服务企业180余户。发挥产融合作服务平台、应急周转金等机制作用,上半年产融平台新增注册企业1354家,撮合融资733笔,融资金额达23亿余元,发放应急周转金3.76亿元。
|